产品搜索| Search
1.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是将沥青分散于有乳化剂的沥青含量测定仪水中而形成沥青乳液,这种乳液称为乳化沥青.其主要特征表现可以冷态施工,现场无需加热设备和能源消耗,扣除制备乳化沥青所消耗的能源后,仍然可以节约大量能源.由于乳化沥青黏度低、和易性好、施工方便,故可节约劳动力.此外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形成的沥青膜较薄,不仅提高了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而且可以节约沥青用量.乳化沥青施工不需加热,故现场不污染环境,同事避免了劳动操作人员受沥青挥发物的毒害.沥清乳液的制备可以采用不同的设备,但其主要流程基本相同.
2.改性乳化沥青
改性沥青是采用各种措施式沥青的性能得到改善的沥青.这种沥青的流变性、耐久性、与集料的黏附性等都得到改善,以使沥青路面高温不推、低温不裂、保证安全快速行车、延长使用年限.
3.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在实际中的应用
3.1 技术标准
乳化沥青用于修筑路面,不论是阳离子型乳化沥青或阴离子乳化沥青均有两种施工方法:1)洒布法(代号P):如透层、黏层、表面处泼或贯入式沥青碎石路面;2)拌合法(代号B):如沥青碎石或沥青混合料路面.乳化沥青按其分裂速度可分为快裂、中裂、慢裂三种类型.上海市由于气候湿热,应采用阳离子型乳化沥青.在上海应用乳化沥青技术,应符合上海市标准DBJ 08—225—1997《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对路用改性乳化沥青,各国都制定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对乳化石油沥青标准也有相应的规定,但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正式的路用改性乳化沥青及时要求和检验标准,故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时,应符合上述《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中对应用于透层的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和黏度的规定.
3.2 工程应用
乳化沥青在个工程部位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3.2.1透层
沥青路面层间处理主要是指基层和面层、面层和面层、沥青含量测定仪面层与构造物之间的过渡连接处理,用以增强层面间的黏接,使沥青路面各层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提高路面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其次,层间处理使路面结构在理论上与路面设计的理论假设(多层连续弹性层状体)相一致,使路面设计更加符合路面实际受力状况;此外,良好的层间处理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半刚性基层干缩裂缝反射,并阻止地表水下渗和路基水上刀.
以下分述各处理层对利料性能的要求及施工要点.
沥青透层施工是适用于浇在沥青向层下非沥青类下承表面,增加利互黏结力.其主要作用如下:
l) 透入基层表向孔隙,增强了基层和沥青向层间的黏接.
2)有助于结合基层表向集料中的细料.
3)在完成基层的铺装后,适时喷洒透层油可以减少基层的养生费用,提高养生质量.
4)经过透层油渗透成型以后的基层表面的开口空隙被填允,从而得到一个渗透深度上的防水层.
5)在由于某种原洲推迟铺筑向层的情况下,透层可向基层提供临时性防护,防止降雨和临时行车的破坏.
在所有的层问处理方式中,透层对制料有着其特殊的要求.理想的透层深度应透入基层3-5 mm,为此透层油传统采用低黏度的煤油稀释沥青,但由于将稀释沥青中的轻油分*挥发后的沥青黏度低,很难保证基层与向层之间的黏结强度,对环境亦有不良影响.因此宜采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作为透层材料.
基层铺装后,透层油施工要及时跟进,这样既可以实现透层油的*渗透效果又有利于基层养生.对于存在浮浆和污染的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理,对于存在浮尘的路段应在清扫后封闭交通,必要时可洒水润湿基层表面,洒水量以控制在使基层表向湿润无积水为宜,通过水的下渗将基层表面孔隙打通,有利于透层油透入.待表面水分蒸发后即可开始喷洒透层,洒布量保持在06-1.1 kg/㎡之间,不宜过高.
改性乳化沥青掺加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试验得出*掺入量,因为黏度太大则透层油不能渗入半刚性基层表面,在基层和面层之间形成灾芯,破坏上下层见的连接.因此改性剂的用量不应使乳化沥青的黏度增加过大,一般宜控制在3%以下,对于级配碎右基层可适当加大.改性乳化沥青的各项指标优于乳化沥青,黏结强度、抗剪强度、黏附性方向都有明显改善.
3. 2 .2 黏层
黏层的作用是使备面层之间、面层与构筑物黏结成一个整体.沥青黏层适用于增加沥青类铺筑层和其下层及邻接构筑物接触向之间的黏结力.沥黏层材料习称“沥青漆”,亦作水泥扳邻接侧壁、传力杆等隔离剂之用.
黏层应在铺筑沥青混合料前3-4 h内均匀涂刷于下承表面或侧壁,被涂刷的表面应洁净、干燥、无泥灰等杂物,层面间一定要清扫干净,黏层的洒布强调“薄”和“遍”.在各层面间均撒布,一般用量为0.4-0.6 kg/㎡,具体用量可根据乳化沥青的浓度(沥青含量)进行调整,调整原则是确保在整个层面提供不大于0 2 kg/㎡的残留沥青连续封面.在实际施工中从对所取芯样的劈裂试验结果来看,各向层结合处的断裂向均为不规则状,表明结合面的黏结强度大于或等于混合料本身的黏结强度,优于未进行黏层油层间处理的结合强度.
3. 2 .3路面防水层(下封层)
道路沥青路面下封层通用于基层防水.
防水层一般是设在有机结合料面层与基层间的有一定厚度的隔水层.防水层与透层结合,在基层和面层之间形成一道抵御水害(包括动水压破坏)的防护层.防水层应使用黏结性和温度稳定性好的制料.它在荷载应力应变作用下不仅要保持良好的水密性,还应使面层和基层间形成足够的结合力,防止薄沥青面层产生滑动、推移等破坏.与面层和基层不结合的情况相比,它可以减小面层底层由行车荷载引起的拉应力和拉应变(一般情况下可减小50%以上,有时甚至可以减小到25%).并可以明显减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面层内的拉应力和拉应变.
封层油要在透层油破乳后进行洒布,洒布量控制在08-16 kg/㎡.在封层油没有*破乳时及时撒布0.5-1 cm的单粒径碎石,覆盖率一般为整个面积的60%-70%.然后用轻型胶轮压路机稳压1-2遍.经稳压后的碎右颗粒浸入深度为粒径的1/2.施工时应注意掌握好石料撒布的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改性乳化沥青用于沥青路面防水层,改性剂的总固物含量心该在65%左右.浓度较高的乳液不易流淌,成膜效果较好.SBS或SBR改性剂的掺量以4%-6%为佳.
3 2 4稀浆封层(上封层1
上封层适用于封闭路表孔隙和细裂缝或旧路养护.
稀浆封层是一种冷拌沥青混合料,是由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右屑(或砂)、水泥和水等拌制而成的一种具有流动性的沥青混合料.具有骨料和沥青混合的优点,在通常情况下,相似的级配稀浆封层具有比热拌沥青混合料高的模量,有比较高的稳定
度,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所以常用它来填充路面车辙,而且可作为路向加铺抗滑层、磨耗层.混合料通常是由较慢的细骨料级配和耐磨的只有高砂当量的骨料组成,特别是微观封层和聚合物改性封层这种情况极大地增加了路面的强度和完整性.这使路面只有高磨损阻力和*的变形阻力.
乳化沥青乳液也容易在移动的稀浆封层摊铺机上使用,在该机器上进行拌和及运用掺加剂进行化学控制来满足养护的需要.除原料和稀浆配合比因素外,施工影响稀浆封层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稀浆封层机.由于要求封层机有较强的拌和能力和较快的摊铺速度,同时国产封层机很难达到要求,只能采用进口稀浆拌和机.
稀浆封层施工:在施工前原路面的整体强度要满足强度要求,对影响原路面使用功能的病害均应进行修补.封层时,修补的路面应基本稳定;施工时应当封闭交通,清扫路面上的杂物,必要时用水冲洗原路面,但路面不能有积水.施工时,根据设计配比
调整好封层机备料门的开度,打开山料阀门,待摊铺箱内的稀浆混合料达箱容积的1/2时,启动底盘,低速行进,进行摊铺.摊铺结束后应当进行养护,待封层黏结力达到要求时,即可开放交通(普通乳化沥青封层铺筑一般封闭4-5 h.气温低时要在8-10 h.改
性稀浆封层铺筑一般只需0.5-1 h).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气温宜在10℃以上:雨天及日甲均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
从道路养护看,采用稀浆封层进行路向车辙修补不需沥青含量测定仪要脱离拌和设备现场,因而相对费用比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少;因乳化沥青允许潮湿的道路表面和较好的黏附性,没有黏结层,对通常的车辙道路表面不需要研磨.因此现场使用的材料基本费用比较少,而且改善施工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对于面层修整,通常情况下,稀浆封层可使原有的道路表面使用寿命再持续4-8 a.在高速公路上应用稀浆封层或者改性沥青稀浆封层,其使用寿命将达到8a.
3 .2 .5桥面防水层
由于桥面的各种应变量较大,温度变化剧烈,使用一般的防水措施其效果和耐久性较差,尤其是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两种制料模量相距较大,这就对兼有防水和黏结过渡作用的防水层材料和工艺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面防水工程采用SBR、SBS改性乳化沥青效果较好.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在于:防水效果好,黏结力强,均匀无接缝,施工进度快,有效地克服了使用防水卷材与多布多涂防水法易出现的空鼓剥离和层间滑动等问题.
4结语
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可冷态施工,具有节约能源,便利施工、节约沥青,保护环境等许多的*性.尤其是高聚物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比乳化沥青的性能又有了本质的提高,有使路向沥青高温不发软和低温不脆裂、防止高温车辙和低温裂缝的效果,不仅能大幅度改善沥青路面层间结合状况,减少使用过程中各种病害的发生,还在道路养护种,特别是对高等级路面的养护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改性乳化沥青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理时,因各处理层对制料的要求不同,具体应用时成对透层油在改性后的黏度变化进行检验.在进行层间处理时,清扫是zui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下承层的清洁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层间处理的效果,同时的清扫
方式土要是人工以扫帚和钢刷清扫,并辅以高压水枪冲洗.各种层件处理方式要灵活应用,必要时叫进行复合处理.
随着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的不断发展和其*的*性,改性乳化沥青在以后施工中会得到允分的应用。